你知道石墨文檔是怎么創建成立起來的嗎
你知道石墨文檔是怎么創建成立起來的嗎
“一對兄弟,一對海歸”
在人們的印象中,雙胞胎通常長得很像,穿著一樣的衣服,吳冰和吳杰也是如此。然而,除了相似之處,兩人的人生軌跡也有些許不同。雖然吳冰和吳杰都學習軟件工程,但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學校:他們的哥哥吳冰畢業于武漢大學,弟弟吳杰畢業于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。大學畢業后,兄弟倆同時出國深造。巧合的是,他們同處一地,專業相同(計算機科學專業),但學校不同:吳冰選擇了紐約南城的哥大,吳杰選擇了紐約北城的紐約大學。
在吳冰和吳杰都碩士畢業后,他們的人生道路又向不同的方向發展。吳冰成功加入巴克萊資本銀行(new york),而吳杰獲得了硅谷SAP(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)的offer。但作為雙胞胎,命運永遠不會讓他們分開太久。在美國工作兩年后,吳冰和吳杰都回到了中國,在他們父母創辦的軟件公司工作。但由于兩代人的觀念差異太大,兄弟倆都覺得自己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難以施展。我該怎么辦?也許創業才是出路。
“萬事開頭難”
萬事開頭難。在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,找一個好的方向有點難。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有志于創業的人,吳冰和吳杰也不例外。
有了創業的想法后,吳冰和吳杰兄弟加入了吳冰的大學同學陳旭,并開始選擇他們的方向。由于三個小伙伴都是技術生,所以決定把創業的大方向定為工具產品。但是,雖然確定了大方向,但實際成品并不能做到大而全,只能通過其中一家接地氣的分店快速打開市場。正是這個分支的選擇,讓三個剛創業的人舉步維艱。經過討論,他們決定做一個任務管理器。
但僅僅一個月后,吳冰發現市場上的類似產品,如Teambition、Worktile和Tower,已經成熟,“做了我們想要的一切”。此時,他們面臨著方向的調整,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個選擇:企業使用的微信和研究了一段時間的在線實時可編輯協同文檔工具。吳冰和吳杰陷入了沉思,開始重新選擇。但他們都認為云協作文檔似乎更酷:它們不僅可以影響企業,還可以影響所有人。“我們做一件事,不看重賺錢,看重的是喜不喜歡。”
當時國內還沒有文檔編輯工具可以在云端實現實時協同。如果兩個人要一起編輯一個文檔,首先要編輯、保存、上傳并發送給對方。對方下載編輯保存上傳繁瑣費時。如果能同時在線實時編輯同一篇文章,就省略了一些中間環節。而且團隊發現國外有很多類似的工具:Google docs、Quip和Office365等。吳冰和吳杰甚至在美國工作時接觸過其中一些人。但是由于客觀原因,這些工具在國內使用起來并不方便。于是,2014年3月的一天,吳冰對弟弟說:“不如做個云協作文檔。”“我也是這么想的。”吳杰回答道。經過不超過10分鐘的溝通,團隊敲定了轉型的方向。
“未來,服務于企業”
自企業版上線后,吳冰和吳杰兄弟帶領團隊轉向企業服務市場。然而,這并不容易。除了難以吸引企業用戶之外,可能還有更復雜多樣的定制需求。對此,吳冰認為這種需求可以通過開放API來解決。吳冰表示,他最終的商業模式可能是以企業服務為主,個人服務為輔。畢竟在中國市場環境下,企業服務市場可能會有更好的商業前景。
而且就國內市場而言,類似“石墨文檔”的產品并不多,競品也相對較少,所以團隊更愿意強調其目標是國外的Google docs。目前,Google docs擁有超過2.4億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活躍用戶,企業用戶500萬,年收入10億美元。有了這樣的數據,團隊堅信,只要他們能夠保持產品的高品質,不斷優化用戶體驗,做好宣傳推廣工作,那么“石墨文檔”在中國是有巨大潛力的。吳杰表示,目前他們已經與釘釘達成深度合作,未來還計劃與更多企業進行共贏合作。
“產品要有特色”
現在轉型的方向確定了,接下來就是做一個接地氣的產品。當然,在同質化極其嚴重的時代,一款產品能否脫穎而出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賣點。要快速打開局面,差異化成為關鍵。
但是,差異化應該怎么做?對此,吳冰有自己的想法。首先,他們想做一個云協同文檔編輯工具,最終目的是編輯文檔,也就是“寫”。眾所周知,“寫作”通常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,“安靜”就成了一個關鍵。此外,吳冰說他們想把他們的價值觀融入他們的產品中。因為他覺得這個世界太吵了,大家都在追求科技的發展。這是人生唯一的真實取向嗎?作為80后,團隊主要成員懷念80、90年代簡單舒適的環境。可以插入這個時間概念嗎?帶著這樣的疑問,團隊提出能否把產品做得更簡單,但不追求科技感,讓產品有一種從容淡定的氣質。
除了在設計理念上向中國古典文化靠攏,團隊在產品細節設計上也精益求精。吳冰談到了一個小細節:在設計新聞提醒時,團隊傾向于使用“小紅點”設計。但吳杰堅持認為“小紅點”不適合“石墨”:“世界上小紅點太多了,你總會想擺脫它。這個動作是多余的。我們要砍掉多余的東西,做不吸引人眼球的產品。美麗勝于舒適。因此,該團隊淡化了消息提示,以便用戶在工作時更安靜、更專注。
除了“靜”,團隊還認為他們應該把產品設計成能讓中國人重拾文化自信的產品。國外的工具,比如Google Docs,一般都是五顏六色的加州風格設計,而微軟OneNote更是如此,仿佛在文檔中要把調色板顛倒過來。而中國文化在于墨和五色的占有、運化。同時,“筆墨硯”的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。所以在團隊的設計中,這款名為“石墨”的產品應該是一款精美的中文在線文檔,富有中國美學設計和文化元素。
在這樣的設計理念指導下,2014年11月,開發出了“石墨文檔”的演示版,團隊同時獲得了8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。2015年2月,網頁版石墨文檔正式上線。之后團隊推出了微信版、iOS版和表格功能。不同的用戶可以分別用網頁版、iOS版和微信版編輯同一個文檔。2015年11月,石墨文檔與一些工具應用達成合作,為其開發API接口。用戶可以從各種應用程序跳轉到石墨文檔頁面。2016年3月石墨文檔個人高級版上線,4個月后,2016年7月,企業版上線。目前石墨文檔已經積累了100萬用戶,1000多家企業客戶。活躍用戶每天至少會打開13次,使用時間在70分鐘以上。典型的重度用戶甚至可以一天使用閱讀8個小時。同時,團隊1000萬人民幣Pre-A輪融資于2016年8月正式完成。

